3月13日,南通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楊宇民一行來海調研,市委副書記、市長譚真,副市長夏衛軍參加活動。 近年來,我市緊緊圍繞“樞紐海安、科創新城”戰略定位,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不斷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快實施“三高兩新”行動,努力打造全省創新驅動發展示范地區。我市2022年高分通過國家創新型縣(市)驗收,成為長江以北第一個國家創新型縣(市),連續五年被省政府通報表彰為推動科技政策落實和科技體制改革成效明顯地區,持續開展“創新創業在海安”“兩院專家走進海安”等主題活動,加快推動廣大企業聯姻一流高校院所,每年新增產學研合作項目和成果轉化項目超300個,培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超400家。 楊宇民一行實地調研了中絲鑫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常安紡織園展覽館、海安上海交大裝備智能研究院等處,詳細了我市產業研究院建設、產學研合作、企業科技創新等情況。 楊宇民說,近年來,南通大學充分發揮技術力量和人才資源,依托南通“安全防護用特種纖維復合材料研發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國家級平臺和紡織重點學科,有力助推了南通市高端紡織產業高質量發展。他希望,深化與海安的校地產學研合作,發揮學校大型科研設備、研發人員多等資源優勢,圍繞海安市企業的項目技術需求,協同解決行業“牽鼻子”“卡脖子”關鍵技術難題,創新實施產學研合作新模式,打造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引擎,加快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同時深化產教融合,在培養行業復合創新人才的同時,為地方輸入更多高水平優質人才,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譚真對楊宇民一行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并介紹了近年來我市產業發展、科技創新、產學研合作等情況。他說,南通大學作為南通本地的高校,為地方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當前,海安正處在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能、提升城市能級的關鍵期,努力在高質量發展中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海安新實踐,迫切需要前沿技術和高端人才的引領支撐。希望通過此次活動,進一步深化與南通大學在產學研、平臺載體建設、人才培養、技術創新等方面合作,共建產學研、政校企的創新聯盟,把海安打造成為南通大學重要的科技成果轉化基地、人才創新創業基地。
|